本校學區:
永和區:店街、永安、潭安、潭乾、大新、福和、得和、雙和、永樂、安和、水源二至六鄰(一、七至二十一鄰自由)、永貞九至十三鄰。
中和區:中安、安和、安平、安樂、宜安、安順等六里。
雙和里為永平、中和、永和國小共同選讀區。安和、水源里一、七至二十一鄰為永和、永平國小共同選讀區。
校地面積:
3.75公頃,即11250坪。學校建築除了擁有巍峨壯觀的8棟樓房:德育樓、智育樓、體育樓、群育樓、美育樓、永和樓、仁愛樓及至善樓。校舍依功能包含一般教室、教師辦公室、會議室、教務處、行政處、學務處、輔導室、演藝廳、圖書室、自然科教室、美勞科教室、英語科教室、音樂科教室、諮商室、資源教室、特教教室、幼兒園、親職中心、教師研究室、健康中心、體育器材室、資訊教室、蝴蝶園、教學農園。學生活動範圍還包括內操場、外操場、風雨操場及林蔭小道。
學校沿革:
永和國小是永和市歷史最悠久的學校,創立於民國十一年(日本大正十一年)四月一日,校址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一百二十號。
永和國小的前身是日本人創辦漳和公校溪洲分教場,民國十六年(日本朝和二年)四月一日才獨立為溪洲公學校。民國三十四年,台灣光復後,四月一日改稱為台北縣中和鄉溪洲國民學校。民國四十七年四月一日,中和鄉分鄉設鎮,在我們永和區設鎮,稱為『永和鎮』,同年的八月一日改為台北縣永和鎮永和國民學校。民國五十七年,政府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,所以在同年的八月一日,改為永和國民小學,用來區別和國民中學的不同。民國六十八年,永和鎮升格為縣轄市,稱為『永和市』,所以再改校名為『台北縣永和市永和國民小學』。民國九十九年,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改校名為新北市永和區永和國民小學。
民國四十七年,我們永和國小教室只有十九間,供與軍隊使用的有七間,學生人數1660人,由於前鎮長林溪水先生及地方人士共同努力交涉,終於在民國五十四年十月間以七十萬元的遷徙補償費,將教室全部收回,使校園完整寬大;至今,永和國小校地已擴展為3.75公頃,學生人數也增加至2600人,擁有八棟教學大樓:『德育樓』、『智育樓』、『體育樓』、『群育樓』、『美育樓』、『仁愛樓』、『永和樓』、『至善樓』,學生的學習空間與活動空間,隨著學校對於校園做更完善的規劃,不斷擴大與有效利用,學生學習空間的品質也不斷提昇。
學校特色:
永和國小是永和市裡的一顆綠寶石,從秀朗路的校門進入,有一座圓形美麗花圃,兩邊整齊的大王椰子樹和許多的花園和數木非常漂亮,校內樹木很多,綠意盎然,雖然不是很大的校園,但數千名的師生共聚一堂,校園每個角落打掃的乾乾淨淨,樹蔭是小朋友的遊戲場所,生態園提昇了生態教育的品質,讓永和國小更充滿綠意;而資源回收場的設置,讓整個永和國小的環保工作更落實,整座永和國小像永和的綠寶石一樣,永遠乾淨,綠意盎然。
永和國小在歷屆校長與老師對於教學的熱誠努力下,發展許多面向的學習活動,科學教育著重在教材的生活化,讓孩子發揮創新與研究精神,著重實驗操作,讓科學實驗精神奠定於孩子的生活中;資訊教育除了充實教育設備外,班級網頁的建置、教師資訊素養的提昇、與承辦全民電腦學習業務都是發展資訊教育的重點;英語教育著重師資的專業化、教材生活化、課程活潑化,也製作英語教學節目的視訊傳播,多元評量更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;而鄉土教育不僅結合社區資源落實鄉土教學,更成立鄉土教材研發小組,編纂『咱的故鄉永和市』鄉土教材與舉辦『大家來尋永和寶』的鄉土系列學習活動,培養孩子愛鄉的情感;團體教育方面更成立國樂第八、九團,提供孩子學習國樂的機會與環境,並成立合唱團、桌球隊、籃球隊、節奏樂隊、科學研習社…等多元化社團,讓孩子的學習機會與面向更寬廣,培養孩子更多元的能力,這些學校發展重點,讓永和國小的孩子們快樂健康的成長,學習多元的能力,為永和的孩子們奠定美好未來的基礎,也成為永和市深具發展特色的學校,一顆永遠發光發亮的綠寶石小學。